秀才们原卷全部糊名、弥封起来,朱卷拿来批改的。做的这么复杂,就是为了防止,有人通过字迹作弊。
甚至里头负责这次乡试的官员,还区分内外帘官,两者之间并不来往。
像主考官、房官、内提调这些都属于内帘官。
而监试,受卷、弥封等这些官宣属于外帘官。
朱卷分批次分配到内帘,接下来就是由主考官安排改卷了。
同考官在朱卷上写上评价以及优良差,几个同考官认为优秀的卷子挑选出来画圈,再推荐给主考官,由主考官进行最后的阅卷。
同考官此刻正拿着朱笔开始挑选,并写上理由。优的卷子,就在纸上写一个优,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圈。
梁靖康在改卷的地方走了一圈,看着已经批改了不少,都在认真改卷,也没有去打扰他们。
经过十几天的评阅,同考官已经将自己认为优秀的卷子,推荐给主考官梁大人和王大人,至于最后的首卷,就需要两位考官确定了。
梁靖康看着眼前的朱卷开口道:“你们几位认定优等的卷子,可都在此了。”
同考官们听后,向主考官说道:“回主考官,这些优卷都在此处了。”
梁靖康又将卷子分给同考官,“你们互相批改,留下打分。”
“是,主考官。”十名同考官应了下来。
纷纷拿着朱卷继续批改,在卷子上留下自己的评语。
一天后很快就全部评比出来,按照优的个数排好。
“大人,我等认为排名前三十名的卷子都在此了。”同考官互相商量一番,才将卷子奉上。
“嗯,拿来本官与王大人瞧瞧。”梁靖康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