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由于认定了中国军队是“坦克里的步兵”,所以海因茨蓝道还将坦克团以📇营为单位分成了三个部份:其中两个坦克营一左一右的夹击远征军的装💹🖳🖪甲部队,另一个营直扑🈔♮玛海拉玛。
从某方面来说,海因茨蓝道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一仗的重🞷😯点是夺👦取玛海拉玛的补给尤其是德军紧🙱🎋缺的燃油。
没有燃油,德军所有的坦克都没法♝开动,同时位于北非的德军又很难从意大利或是德国方向得到补给,于是这些燃油可以说就是北非军团的希望。
又因为销毁这些燃油只需要一根火柴,所以海因茨蓝道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还是,直接进攻玛海拉玛又可以切断中国装甲团的补给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问题就出在中国军队并非海因茨蓝道所想像的“坦克里的步兵”,而“谢尔曼”坦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全面优🖅于德军的2号、3号坦克,海因茨蓝道这样分🈐兵作战就显得不明智了。
张弛就坐在一辆半履带装甲车里,透过车顶的观察🕣🚡口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身旁到处都🆃🌵🃝是坦克履带“咯啦咯啦”的声音以及马达的轰鸣,放眼一望周围尽是坦克、装甲车等钢铁组成的队伍,再加上一门门长长的炮管,自然而然♖就有了箫杀的威势。
也许张弛应该像电影、电视里描写的那样站在一辆“谢尔曼”坦克上指挥,但这🝗😙其实是不合适的……
首先坦克内部空间很🅴🅴小,根🍂🅑本就不足以安置指挥所需要的通讯及人员助手。
其次就是坦克速度太慢🛧🞯🗩,时速只有38公里,这不利于指挥部快速机动掌握全局。
再🏱次就是坦克是用来作战的,且远征军的坦克数量相对于德军来说本来就处于劣势,这时就更不应该占用紧缺的战斗资源做为指挥车。
“呜……”的一声,两架德军侦察机从空中俯冲下来,它们或许是瞅准了中国军队没有战机掩护,所以想借机骚扰一下远征军试图打乱远征军装甲部队的阵形。
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
还🏱没等它们开始扫射,地面的高射机枪和高射机炮就响了起来……出于防空和作战的需要,“谢尔曼”坦克后部装有一挺高射机枪,这高射机枪在与日军作战时更多的是步兵爬上坦克在后部操纵为坦克提供火力掩护,只不过不常使用,原因是日军枪法准射程远,这么做十分危险而且也没必要……“谢尔曼”坦克对日军来说是无敌的存在,没有多大的掩护需求,因此在太平洋战场上这挺机枪干脆拆掉以免为日军所有。
北非战场当然😥🃞不会这么做,于是数十挺高射机枪,再加上😕🁑🅃3履带车的机炮……密集的弹雨霎时就将其中一架德军侦察机♁🅘打爆,另一架匆匆往下方扫射了一梭子弹然后就带着一条黑尾巴逃走了。
后来张弛才知道,德军侦察机其实不是来“捡便宜”的,它们这么做一方面是为远方的德军装甲部队直观的指示敌人的位置以便它们包抄🜙,另一方面则是想试探下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海因茨蓝🝜道很快🙖就得到了飞行员的反溃:“敌人组织十分严密,战斗力或许很很强!”
海因茨蓝道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他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情报……或⚀🎐🐌许说他不愿意相信,因为如果这个情报属实自己重新估计敌方的战斗力的话,那么就该撤回所有的部署,直到十里外的三十几辆4号坦克赶上来再说……德军的坦克里,只有4号坦克堪与“谢尔曼”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