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一巳时末,正阳门外,六个粥棚已是早早地开了火。
粥棚每日做的饭食,便是一锅粥饭,再配上一大锅的肉汤。
粥要求插筷子不倒,汤需得盛碗中无波。
不一会儿的功夫,锅内便腾腾地冒着热气,远远一股米粥的香味飘了过来。
这香味儿引得灾民们一阵骚动,个个都是使劲伸脖子往粥棚看。特别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劲地吸着手指头咽着口水。
每个粥棚下都扬着一面大旗,黄底红边,上用朱漆写着:“奉旨赈灾”四个大字。
旗下各立着两个锦衣卫,右手按刀,左手扶腰,好不威风。
近万灾民也是秩序井然地在各个粥棚前排好队,领头一人右臂上缠着一紫布条,手里拿着一花名册,却是每个粥棚的千家长。
如今已施粥三日,各人步骤流程都已熟练。人数虽多,却无一人喧闹,都是拿着碗排着队安心等着。
眼瞅着到了午时,六个锦衣卫百户威风凛凛地走到各自分管的粥棚前。
为首一人却是李庆,他此时已被升为百户,穿戴行头也大不一样。
但见:头顶飞鱼帽,着交领右衽银白麒麟纹棉服,穿漆黑绣边筒靴,腰挎铁柄皮鞘绣春刀。
各个百户身边还跟着几个随从,拿着铜锣、喇叭等。
灾民们见状,都是畏惧地躲到一旁让路。
六个百户看了看竖立在一旁的圭表,却是到了正午时分,便朝身边一拿铜锣红锤的随从挥了挥手。
那随从会意,抄起红锤“当当当!”敲了三声,大声吼道:“午时已到,粥棚放粮!”